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百科

心在山东身在吴

《心在山东来自身在吴》是明代小说化施耐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该诗抒发了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后的忧郁心情,表达了他想要实现其"凌罪门事吧杆烟云志"的迫切愿望。该诗也被认为是宋360百科江所提的反诗。

  • 作品名称 心在山东身在吴
  • 创作年代 明代
  • 作品出处 《水浒传》
  •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
  • 作者 施耐庵

作品原文

  心在山东身在吴

  心尽状板做采世应你际在山东身在吴,飘蓬江海谩嗟吁②。

  他时若遂凌云志③,敢笑黄巢不丈夫④。

注释译文

词语注释

  ①心在山东身在吴:宋江家在山东郓城,发配至江州,江州属吴地。

  ②飘蓬:蓬随风而飞,比喻漂泊不定。嗟马把吁:叹息。

  ③凌云志:比喻志趣高迈,高举出尘。

  ④敢:怎敢,来自岂敢。黄巢:唐末农民起义领袖。曹州冤句(山东菏泽东南)人。曾一度攻入京师长安,即帝位,国号大齐,后因屡战失利,自杀于狼虎谷。

作品译文

  身在江州吴地心却在家乡山东,

  常常感叹四海飘流有如转蓬。

  有朝一日如能离金停六仅杂实现凌云壮志,

  有谁360百科敢嘲笑黄巢不是大英雄。

作品鉴赏

  小说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九回《寻阳楼宋江吟反诗,梁山泊戴宗传假信》中,及时雨宋江杀死阎婆惜之后,被发配到了江州,在江州浔阳楼洒店酒醉后题写下了《西江月·自幼曾攻经史》一词。之后,又觉得意犹末尽,就又写下这了首诗作。

  这首诗的第一、二句"心在山东身在吴,飘蓬江海漫嗟吁",宋江题诗时心想:"目今三旬之上,名又不成,功又不就,倒被文了双颊,发配来在这里。我家乡中父老和兄弟,如何得相见?"(引自《水浒传》)宋江虽然身处江州,但心系山东,所思念的是家乡父老兄弟,志同道合的江湖好汉。只因为不能与他们相见,独自发配至江州,才嗟吁感叹。诗中的第三句"他时若遂凌云志"。为宋江心中所想,有朝一日实现他的的"凌云志"。但是他的"凌云志"到底是什么。诗中的第四句"敢笑黄巢不丈夫"就对此作出了回答,就是像黄巢那样揭竿而起,黄巢是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,祖籍也是在山东,并且唐末至北宋又时隔不来自算久远,宋江首先想到了黄巢,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。这首诗可以视为是右张始希回端宋江聚众起义、替收派天行道的宣言,但是在北宋王朝统治者看来,就是名符其实的"反诗"了。

但毛划专难作者简介

  施耐庵(1296~1371)360百科,原名彦端,字肇瑞,号子安,别号耐庵。元末明初的文学家。汉族,江苏兴化人(一说浙江钱塘人)。祖籍泰州海陵县,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,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(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)

施耐庵画像

 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,1314年(元延佑元年)考中秀才,1324年(泰定元年)中举人,1331年(至顺二年)登进士。不久任钱塘县尹,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,遂辞官回家。后又仕张士诚件美静决动夫教据首意液,终因张士诚疏远忠良费加进,愤然离去。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,除了教书以外,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《三国演义》《三遂平妖传》的创作,并为撰写《江湖豪客传》收集材料。为躲避战乱,施耐庵征求好友顾逖的意见,在兴化县修了房屋,从此隐居不出,专心排括阶飞再刑于《江湖豪客传》的创作。《江湖豪客传》成书后,定为《水浒传》。

声明: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,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:fendou3451@163.com
标签:

  • 关注微信
上一篇:富山胜利
下一篇:心圩江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