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莎草科薹草属下的一个亚种。
尖鳞薹草(亚种)
与原亚种的区别在于果囊基部具短柄,顶端急缩成极短的喙至无喙。
黑穗薹草(原亚种)
根状茎短。秆密夜丛生,高15-65厘米,三棱形,上部稍粗糙,顶端稍向下倾斜,基部叶鞘无叶片,紫红色,稍网状分裂。叶短于秆,宽360百科3-5毫米,稍粗糙。苞片最下部的1-2枚叶状,无鞘,上部的刚毛状或鳞片状。小穗3-5个,接近,顶走早生小穗雌雄顺序,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。侧生小穗雌性,长圆形,长1-1.5厘米,宽约5-6毫米;下部2个具连右核告刚修长柄,稍下垂。雌花鳞片卵形至狭卵形,顶端稍急尖至渐尖,褐色,黑褐色至紫褐色,背部你设括中脉色淡。果囊与鳞片几等做认怕结等煤帝长或稍短或稍长,椭圆形或卵形,长3-3.5毫米,淡褐色,顶端深褐色或带紫褐色,无脉,无毛,基部圆形,顶端急缩成圆柱状的短喙,喙口浅2齿裂。小坚果疏松地包于果囊之下半部,倒卵形,三棱形,长1.5-1.7毫米;货纪兵载衡温是怀花柱基部不增粗,柱头3个。
生长于海拔3000-4800米高山灌丛草甸、沼泽草甸和高山草甸以及林间空地。
分布于陕西、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东南部;分布尼泊尔、锡金、缅甸和泰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