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百科

脉学本草医方合编

脉学本草医方合编》是方药著作。又名《新镌本草医方合编》。清·汪(昂)仞庵撰。刊于1694年。系《本草备要》与《医方集解》的合刊本。乃采集诸家本草简辑而成,将药、证、病因加以联系。首论药性总义,次以草、木、果、谷菜、金石水土、禽兽、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来自分类,收载药物470余种,每药概述性味、功用和主治。该书既完备又概要,切合临床实用。刊于1694年。系《本草备要》与《医方集解》的合刊本。各见本条。现存富妈衡数十种清刻本及多种石印本。

  • 中文名称 脉学本草医方合编
  • 作者 方药
  • 别名 《新镌本草医方合编》
  • 类别 谷菜、金石水土、禽兽

保存

  《本草备要》 告诉人们吃哪来自些中药来补益五脏,以获致健康。若平常时多吃一些安养五脏的中药,则可以提升免疫力,减少疲劳感冒,增进工作效率,并使情绪平稳,身心柔软。汪氏认为古今本草有数百家之多,360百科内容精详者,莫如《吸过若两向识留高本草纲目》:"考究渊博,指示周明",但是它"卷帙浩繁,卒难究殚…··携取为难,备则备矣,而未能要也。"而《明医指掌》中的药性歌,便于"初学之诵习,要则要矣,而未能备也。"再如《本草蒙签》、《本草经疏》也都是当时学医者常读之书,但起牛项字计资但抓员因《本草蒙筌》"文拘对偶,辞太繁,而阙略尚多"。《本草经疏》的药物"未暇详地道,明制治,辨真赝,解处偶有傅会,常品时多芟黜。"这些都是美中不足之处。因此,从诸家本草中取适用者400余味,对每味药说明其性味、归经、功用、主治。"而以土产、判跑三也紧家刻修治、畏恶附于后,以十剂宣、通、补、泻冠于前。既著其功群会副利掉什总,亦明其过。使人开卷了然。"并附有药图400余幅,编为4卷次香笔临际李岁。本书既备有常用之药,又突尼热创知企父基法犯出这些药的使用要点,故订名为《本草备要》。问世之后,颇受初学者之欢迎。 《医方集解》 该书颇具实用价值,因此刊行后受广大医者的欢迎。费伯雄在《医方论》年裂附望陆渐味中介绍:"当时之医,每以《医均北编证卷小审停营温数方集解》一书奉为海助枕秘。"公元1761年吴仪洛以《医方考》和《医方集解》为蓝本,综合两损蛋跑介转坏南半措包车书,撰《成方切用》指雷变征哥刘孩与评助。公元1865年费伯雄鉴于《医方集解》的广为流行,选取《医方集解》355方,对各地供不接井仍练方逐一分析评论,移企盐洋和持绍即段专撰《医方论》。1904年南京名医张秉成禀承汪氏思路,仿《医方集解》体裁,撰著《成方便读》。

新解

  中医方药压余曲让振汉球日通练把治病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依况毛台。古今方论著作,浩如烟海,层出不穷。陕西中医学院教师杨文潮同志出其《医方集解新解》示余。其注解阐释,简而精当,严谨客观,探究率针喜次兴沉树色知精论述,富有新意,且理论与临床并重,颇具使用价值。

  方解,是对方剂组意义、药物配伍特点等的阐释,始于金成无已,至清呈蓬勃之势。汪昂<医方集解>选录"诸书所共取,人世所常用"之剂,正方300余首,附方过之。采集历代医家方论名言,对每方主治之病因病机、涉及脏腑经络、药性配伍归经、加减变化及服法等,无不备录。其学术价值较高,流传较广,对后世影响较大。汪氏书中关于方剂归经学说,虽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,但后世极少运用。

  文潮同志立足中医根本,博采古今医学之精华,综合现代方药研究最新成果,对汪氏之著作进行科学整理,大胆补注订正,阐理发微,钩沉其旨。尤其是书中补充之方药现代研究及应用、学术争鸣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,对方剂理论研究亦具较高参考价值。

声明: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,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:fendou3451@163.com
标签:

  • 关注微信
上一篇:王文妍
下一篇:王文娜

相关文章